本册“快乐读书吧”的主题是“笑与泪,经历与成长”,引导学生阅读与儿童相关的中外经典小说。这是对本册“小说”单元的拓展和延伸。学生通过阅读,可以走中主人公的生活,与主人公一起分享欢笑和喜悦,经历磨难与痛苦,从中汲取成长和力量。《童年》《小英雄雨来》《爱的教育》这三本书都是讲儿童生活的,贴近儿童的认知,而且情节生动、趣味性强,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。《童年》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,讲述了阿廖沙(高尔基的乳名)四岁到十一岁的童年生活。《小英雄雨来》是中国作家管桦的一部中篇小说,在抗日战争中,雨来不断成长,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,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。《爱的教育》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,以一个四年级小男孩安利柯的成长为线索,讲述了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,渗透着父子之爱、同学之爱、师生之爱,以及对祖国人民的爱。
二、学情分析
本单元为文体单元,通过对整个单元的学习,学生接触了不同类型的小说。基本掌握了感知人物形象的方法,课堂上可以有序地交流自己对小说情节的看法与想法,在阅读时了解小说的写作手法,欣赏小说的角度更加多元化。通过对《穷人》的学习,有意识地多角度品读人物特点,通过心理描写、环境描写等语句把握人物特点。
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较之前有很大的提升,但阅读长篇小说需要一定的阅读指导与读后反馈活动进行激励。首先激发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兴趣的是必不可少的,引导学生自主规划阅读进度,读后分享可以设立不同种类奖项来鼓励学生积极表达,与同学分享读后感受。
三、教学目标
1.产生阅读《童年》、《小英雄雨来》、《爱的教育》三部名著的阅读兴趣,能自主阅读并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与人物。
2.制定阅读记录单并根据阅读记录单的内容进行自主阅读。
3.使用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引导学生对《童年》的情节、人物性格点进行梳理。通过横比、纵比、正反评价人物的性格特点,加深学生对小说内容、作者意图以及所反映的现实的理解。
4.结合拓展资料,加深学生对小说社会背景的了解,帮助学生学会将多个作
品联系阅读的方法。
四、教学重点和难点
1.学生对《童年》的情节、人物性格点进行梳理。通过横比、纵比、正反评价人物的性格特点,加深学生对小说内容、作者意图以及所反映的现实的理解。
2.结合拓展资料,加深学生对小说社会背景的了解,帮助学生学会将多个作
品联系阅读的方法。
五、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:导读课
(一)回顾单元内容,激发阅读兴趣
1.同学们,通过本单元的学习,我们了解到小说大多都是虚构,却又有着生活的影子。我们在读的过程中会关注到小说的情节与环境,更引人注意的是小说里面塑造的一个个人物形象。本单元的故事中,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?说说你的理由。
2.从你们的发言中我觉得你们通过一单元的学习,欣赏小说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,这是你们阅读道路上飞跃式的成长。
3.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,我们从小长到现在,经历过很多很多的事情,有美好的回忆也有悲伤的记忆,很多作家把自己的经历与厂长,欢笑与泪水,编进了自己的作品中,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名著。
4.阅读作品片段,认识阿廖沙。
【设计意图:通过互动交流,引导学生初步交流读书带来的乐趣,从而乐于阅读更多课外书以开课伊始,就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语文味,营造书香氛围。】
(二)交流读书感受,渗透阅读方法
1.选段中出现了几个人物?
2.全文一共二十万字,这样一个小小的片段就有五个人物,全文你们想象会有多少人?
3.很多小说都是如此,会有很多个人物出现,理清人物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。
4.补充内容:三兄弟捉迷藏的片段。
5.交流阅读感受。
【设计意图:阅读名著,以点带面,从片段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度小说的方法,从片段内容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。】
(三)相信你可以读的更多
1.《童年》是高尔基从儿童视角写的一篇小说,还有一位意大利作家用日记体写了一本很经典的小说《爱的教育》。阅读片段。
2.介绍:故事一小学生口吻讲述,都是和我们相似的故事与内容,里面的老师、学生、父母兄弟也许都能看到你生活中的影子。
3.《小英雄雨来》我们会认识小英雄雨来这个人物形象,从多角度的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儿童。
【设计意图:借助文本,发挥文本的功用。与课本单一的读懂内容不同,拓展阅读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与阅读量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。】
第二课时:名著《童年》汇报课
(一)复习导入
1.同学们,利用了4周时间,完成了《童年》这本书的阅读,我们先看几个问题,热热身,看看书中的内容你的印象还深不深。
(1)第二章中,米哈伊尔舅舅和雅科夫男舅打架的原因是,打架事件可以看出两个舅是_________的人。
(2)外祖父染坊店的火是格里戈里放的吗?为什么外祖父要找格里戈里算账?
2.通过语文书第四单元的学习,我们知道,阅读小说要关注小说的三要素:
人物、情节、环境。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在整体把握书中人物特点基础上,通过恰当的方法,加深对书中人物、内容和小说背景的理解。
【设计意图:基于学生阅读完成整本书的整体学习情况,引导学生迅速浏览,交流感受,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。】
(二)展示成果
1.同学们在阅读完《童年》之后,都完成了人物关系图和相应人物特点的评
价及摘抄,下面请几位同学汇报一下自己的成果。如果其他同学的总结没有介绍同学的完善,可以自行补充到你的人物图之中。
2.指名汇报:2~3名。
3.小组交流,完善人物关系图。
【设计意图:借助学习工具,梳理人物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,强化学生的阅读技巧。】
(三)深入拓展
1.不同版本的《童年》前言基本都会提到类似这样的内容“向读者生动地展
示了19世纪下叶俄国的社会风貌以及民风民俗,真实再现了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百姓野蛮、愚昧、污秽、令人窒息的黑暗生活,以及年轻一代反抗暴政和奴役,追求自由和光明的苦难历程。”虽然这段话有些模式化,不过还是能够反映出《童年》这样一部作品内容本身之外的价值,也就是这部作品的内容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。
2.探究阅读。
(1)结合人物环形图与原著,想一想作品哪些内容或人物表现出了当时社
会中百姓的愚昧。
预设:学生更多的关注两个舅或者外祖父。交流完这几个人物,出示外祖母的那段话。再出示另妈之死那段内容,让学生对比读。体会外祖母这种无底线的“善良”。
【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,深入探讨人物形象特点,体会小说表达上的特点。】
补充资料,扩展阅读,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社会普遍现象。《巨人的陨落》片段。
(2)结合人物环形图与原著,想一想作品哪些内容或人物表现出了当时社
会中百姓的野蛮。野蛮的内容和人物比较多,引导学生通过将人物横向比较,发现事件的普遍性。体会作者高尔基的写作意图可能是为了表现当时社会的野蛮。
(3)结合人物环形图与原著,想一想作品哪些内容或人物如何表现出“当
时的年轻一代追求自由和光明的?”
预设:外祖母、好事儿、格里戈里、小茨网这几个角色身上的善良是学生们
容易发现的,引导学生发现外祖父身上的闪光点。
学生通过纵向比较,发现外祖父身上的闪光点。
3.出示作者资料。
补充高尔基资料,继承了托尔斯泰、契诃夫的现实主义作家。
(四)总结提升
1.通读梳理情节、内容、人物性格特点。
2.通过横比、纵比、正反评价重新理解人物。
3.寻找人物性格特点中的共性与特性。
六、板书设计
七、补充资料
高尔基资料:
高尔基(1868年3月16日–1936年6月18日),原名阿列克塞·马克西莫维奇·彼什科夫,苏联作家,当过学徒、码头工、面包师傅等,流浪俄国各地,经验丰富。是社会主义、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,政治活动家,苏联文学的创始人。
《小英雄雨来》中铁头他们往前走的片段:
他们排成队伍,顺着大路,一直往北走。其实,这不是走,这简直是跑。只听他们脚底下嚓嚓地响,像一阵风似的在这夜晚的旷野上飞奔。
渐渐地,队伍拉长了。而且,那几个年纪小的,已经走不动了。从后面,急急地低声传过话来:“往前传,站住!二妞、六套儿、小胖儿都走不动啦!”
话传到前面就变成了这样:“站住!前传,二妞、六套儿、小胖儿不走啦!”
孩子们站住了。带队的铁头,手提着手榴弹,走到队伍后面,黑暗里朝前探着身子,睁大眼睛,见小胖儿正坐在大路旁边喘息,二妞干脆躺在地上了,六套儿站在那里,拿袖子抹着脸上的汗,说:“谁说我走不动了?我一点儿也不累!”
铁头本想埋怨他们几向,尤其是他的妹妹二妞,既然走不动,就别来,到现在成了累了,怎么办?但他又想到应该学八路军那样,越是遇到困难,越团结、互助、友爱,越是半句埋怨别人的话也不说。他向二妞、六套儿和小胖儿说:“把你们身上的东西拿下来我给你们背着!
这时候,三钻儿走过来,伸手摘六套儿的挎包。六套儿推开他的手,说“谁说我不能走啦?我一点儿都不累。”
二黑粗着嗓子对二妞说:“把你的东西都给我!”
雨来把脊背对着小胖儿,蹲下身子,说:“我背着你!”
小胖儿说:“不用,我能走!"
其他的小朋友也都围上来了,连抢带夺地争着帮他们拿东西,一只背包就有好几只手去抢。六套儿两手紧紧地攥住他的挎包,着急地说:“我背得动,背得动!”
小胖儿急得跺着脚,低声喊叫:“我走得动呢!哪有叫人家背着参加八路军的?”
《童年》中奥夫相尼科夫家三兄弟玩捉迷藏的片段:
有一次,他们开始玩捉迷藏,轮到老二找人。他站在仓库的角落里,非常诚实地用手蒙着眼睛不偷看,他的兄弟们则跑去躲藏。老大迅速而灵活地钻进仓库檐下一个宽大的农用雪里。最小的有点儿着慌,围着那口井可笑地跑圈,找不到可以藏身的地方。
“一”老二喊,“二……”
最小的弟弟跳上了井台,他抓住绳子,跳进空桶里,桶就跌跌撞撞地沿着井壁消失了。
我吓呆了,看着润滑得非常好的辘轳迅速无声地转动起来,然后立刻反应过来出了什么事,便一下子跳到他们家院子里大喊道
“掉井里了!……”
《爱的教育》中描写放学时下雪的情景:
放学回去的时候,大家多高兴啊!同学们都大声狂叫,跳着走,或是用手抓雪,或是在雪中跑来跑去。来接小孩的父兄们拿着的伞上也完全白了,警察的帽上也白了,我们的书包转瞬也白了。大家都高兴得像发狂。永没有笑脸的、铁匠的儿子波来可西今天也笑了;从马车下救出了小孩的洛佩谛也拄了拐杖跳着;还未曾看过雪的卡拉布里亚少年把雪围拢了,像吃桃子样地吃着;卖莱人家的儿子克洛西把雪在书袋里。最可笑的是“小石匠”,我父亲叫他明天来玩,他口里正满含着雪,欲吐不得,欲咽不能,只能看着我父亲的脸。大家见了都笑了起来。